第一条 为在信息工程学院广大职工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促进全院各专业间的跨学科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素养,加强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经领导研究决定,正式组织开展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学术沙龙(以下简称“沙龙”)。
第二条 沙龙的主题、宗旨与目标
主题:交流与共享,合作与发展
宗旨:沙龙自在为全院教师搭建一个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在碰撞中相互启发,在启发中获得真知。参与沙龙的教师自由、平等地制对每期主题结合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这种围绕主题性的发散式交流,从不同人的身上学习不同的思维模式与科研工作方法,致力于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
目标:在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上形成学术团队,在相互启发和取长补短中谋求共同发展,在共同进步与成长的基础上使学术沙龙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平台和品牌。
第三条 学院组建沙龙理事会
设理事长一名,负责学术沙龙活动的决策工作;设副理事长一名,负责落实理事长的工作;设置秘书负责日常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及对外宣传、场地联系、经费管理等具体事宜。
设常务理事若干名,分别由教研室主任担任。各常务理事分别负责本专业学术沙龙的具体设计、组织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沙龙作为院内的一个学术团体,在组织管理上受理事会领导;在业务上受各相关专业教研室的指导;在沙龙活动中受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第五条 沙龙主题以计算机学科、信息工程学科的研究新进展为主。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演讲比赛、外出参观学习等,如在具体活动中发现更好的活动形式也可采取,使沙龙活动形式多样化。
活动内容及形式:
1.研讨:对确定研讨主题进行讨论2-3场。围绕各教研室提出的专业主题充分探讨,畅所欲言。参加者既是提问者,也是问题的解答者。
2.汇报:举行5-6场各研究所及其他科研平台的最新研究进展汇报。
3.观摩:观摩校内外课题研究并组织观摩后的研讨活动3-4场。
4.讲座:聘请全国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本校在外学习教师等人的专题讲座5-6场,会员和专家之间围绕主题展开研讨。
5.论坛:确定论坛主题,围绕主题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百家争鸣。
6.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学院网站上开辟“学术沙龙”专栏,打破时空限制,围绕主题,实现思想碰撞、经验交流、体会抒发、成果展示。
第六条 学术沙龙的具体活动形式由理事会确定。活动原则上每月举行两次,每次活动为六十分钟,如有特殊情况,可依具体需要开展临时学术沙龙活动。
举办场地:信息工程学院会议室
活动时间:每单周周四下午7-8节课时间
活动成员: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第七条 开展学术沙龙所需的必要经费开支,由学院拨付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第八条 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外出参观学习均由理事会按照不同项目类型进行审批,给予经费支持。
第九条 本办法由信息工程学院学术沙龙理事会负责解释。
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