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08:51:14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2024年08月17日 16:08  点击:[]

课程思政视域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1 成果简介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同时提出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系统性。教育部2017年签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2018年我校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实施课程思政。成果团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以新形态教材建设为切入点,构建“三位一体、有机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将课程思政与立体化教材建设有机结合,全方位育人。成果总体架构见图1。

1 成果总体架构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面,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等思政元素,彰显“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育人理念。立体化教材资源建设方面,建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信息赋能“立体化新形态教材”,课程思政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课程思政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立体化教材应用方面,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建设并应用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成果的实施应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参与课程思政实践质量提升,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获奖200余项;学生主动服务社会且表现突出,受到各类表彰。培育优秀教师团队,成员获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余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奖共计16项。建成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2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2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出版教材5部(表1),新形态数字教材3门;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改和教研项目40余项,获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近10项(表2)。

1.开发教材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

北京出版社

2021.4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

北京出版社

2024.6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测绘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3.1

HTML5+CSS3开发实战

北京出版社

2020.8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2.6

2.成果曾获奖励情况(部分)

时间

名称

等级

2024.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成果:课程思政视域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

校级特等

2022.4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计算机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研究与实践

省级一等

2021.11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职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省级二等

2023.5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制图

国家级认定

2021.7

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省级认定

2022.12

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国赛三等奖:教学应用赛道仿真教学课件

国家级三等

2024.7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正高组

国家级三等

2022.3

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现代教育技术

省级认定

2023.12

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三维建模与动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省级认定

2022.12

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机械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省级认定

1.2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理念上,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精准。目前,专业教学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混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关系,窄化课程思政的理解,导致对课程思政的元素提炼不足。

2)载体上,课程思政资源不够丰富、不吸引人。教材内容滞后、活动单一、时代性弱等问题,导致学生参与度低、获得感不够、课程思政目标打折扣等。

3)实践上,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入不足,存在“两张皮”问题。融入时机不合适;融入内容不贴合,空洞说教,生拉硬扯“两张皮”;融入数量不适当,有的将专业课变成了思政课。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课程思政元素析出的寻盐之道,做好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元素框架搭建。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不同学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进行分类设计,确立了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的课程思政元素框架体系。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条路径,深挖思政教育之“盐”。历史路径,深入挖掘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进行专业认同、科学思维和大国工匠的思政教育;时代路径,挖掘时代案例和国际比较,树立文化自信;实践路径,挖掘实践教育、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立体化教材顶层设计见图2。

2立体化教材顶层设计

2.2建设多维立体化教材,保障课程思政有效落地

课程目标上,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信息赋能”立体课程目标。在已有知识+技能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和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材内容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思政的导向性和全局性,确定课程教材的结构模块和课程体系;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案例、故事或问题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案例、习题、项目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政教育。

呈现形式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思政元素形成了纸质教材+二维码、在线资源、虚拟仿真平台、云教材等形式丰富、层次多样的立体化教材。

开发主体上,多元开发主体相结合。与企业、出版社等合作,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材内容中,淘汰落后的知识和技术;同时,加强教材应用与反馈,做到与时俱进。

立体化教材资源体系见图3。

3 融合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体系

2.3创新教材的开发与应用,践行“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设计和开发涵盖数字图文、微课视频、VR/AR新形态资源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立体化教材体系,丰富课程资源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拓展教材内容与边界,使教师在教学过中借助立体化教材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开展融合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教材应用实践。在《现代教育技术》《工程制图》《三维建模与动画》《影视后期处理》等教师教育类、新工科教学、理科教学类受益面广的公共课、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中开展应用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和一流课程,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创新“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拓展学习空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协同教学的新形态;遵循学生发展的理念,采用探究式、项目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的目标。

立体化教材开发与应用见图4。

4 立体化教材开发与应用

3.成果创新点

3.1理念创新:三位一体、有机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有广度

将思政教育、教材建设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三者统筹规划,有机融合,形成课程思政、课程教材、课程教学有机联动、相互影响、良性互动、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确保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又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合理设置课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达到价值引领赋能专业知识的目标。

3.2路径创新: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有温度

提出课程思政元素析出的历史、时代和实践三条路径;构建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的课程思政框架体系;析出课程思政元素,使立体化教材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全人发展的理念;紧密追踪社会热点,及时融入最新动态,实现课程思政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增强教材时效性与吸引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到专业内容与育人温度共同提高。

3.3举措创新:整合多模态资源,立体化教材建设有深度

基于课程目标和学科规律,全面融入课程思政,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重构。建设纸质教材,配套设计开发教学课件、微课资源、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虚拟仿资源平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库等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学科、多类别的在线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一流课程,通过互联网及时更新,拓展了立体化教材的内涵与边界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信息赋能的新形态教材。

3.4应用创新:三全融入课程思政,综合育人效果有力度

实施过程中注重,跨学科融合深化思政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思政精髓,促进学科间交叉渗透。创新全要素、全视角、全过程融入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丰富资源、平台互动、虚拟实践以及探究式、项目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团队协作和创新学习意识,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同向同行的合力育人效果。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4.1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成果应用于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涉及计算机、数学、机教等近20个师范专业,每年有近1500名学生受益;应用于工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工程制图》《三维建模与动画》《影视后期处理》等,面向机械、化工、生工、食工等新工科专业开设,每年有近1500名学生受益。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奖近2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余项(表3),学生发表论文近10篇。学生思想素质提高显著,主动服务社会表现突出,魏志阳“我身边的红色故事”党史学习实践团队获“三下乡”国家重点团队;王佳慧“关于拉近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距离的提案”获全国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周宇获省大学生“创新之星”;多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表彰,三全育人效果显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品德修养、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满意度显著提升。

3.成果受益学生培养成效(部分学科竞赛、发表论文、专利等)

学科竞赛

名称

时间

级别)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与教学辅助类):摄影知识小课堂

2021.7

国家级二等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静态设计类):天下医书,利益天下

2023.7

国家级二等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机械类 3D打印

2022.5

国家级二等

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棋盘上的麦粒——for循环

2024.5

国家级一等

“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勾股定理》

2020.12

国家级二等

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道-交互设计(UI):南音弦韵

2024.6

国家级三等

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智能制造赛道

2024.5

国家级三等

发表论文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期刊

等级

发表时间

M00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0.02

在线同伴互评中群体认知的特征、网络与发展轨迹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09

基于0BE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现代信息科技

CN

2021.07

M00C视频情感化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数字教育

CN

2022.08

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投入度差异及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育信息技术

CN

2023.01

专利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日期

申请人

多功能轻量化应急起重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2023.3

王君恒、孙连伟、单艳宇

其他成效

项目名称

时间

项目

级别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UE4的中学化学虚拟实验设计与实现

2022.11

省级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景摄影机仿真建模交互设计

2020.07

省级

4.2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建成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工程制图》,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建成省级思政样板课程《三维建模与动画》《工程制图》,建设省级和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省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2门,出版教材5部,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和教研项4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3项。

成果奖励

 

发表高质量论文、论著

4.3成果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所提出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路径、实践模式和配套立体资源等面向省内外兄弟院校推广应用,受益广泛。主编的省级规划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被12所高校使用,发行量达14000余册;其余4本教材发行量合计18000册。建成的“纸质+二维码课堂应用型教材、学习平台混合学习型教材、多屏自主学习型云教材”立体化教材体系在省内外兄弟院校推广使用,包括洛阳师范学院的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学》、新乡学院的公共课《现代教育技》《计算机应用基础》、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工学院等新工科专业公共基础课《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及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相关课程,面向15000名学生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累计受益学生数量达47000人次。

成果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核心期刊发表及会议交流等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在搜狐网、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推广效果良好。

会议讲座交流推广

 

新闻报道推广

上一条: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在计算机科学顶刊发表研究成果 下一条:我院学生在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再获佳绩

关闭